百优A精美图库欢迎您!http://www.baiua.com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三轮车夫影评_三轮车夫

2014年12月21日 13:35:17   阅读(939)

三轮车夫

浙科院小助手(微信号zusthelp)

是杜拉斯笔下湄公河的风光,还是陈英雄电影里嘈杂的三轮车夫?是美国电影中那种躲藏在丛林中的战士,还是封闭的共产主义国度?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

亚洲小国,南海边上的一根丝带。近代的越南,在走马灯似的变换的大国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中国、法国、日本、苏联、美国,都曾经在越南或明或暗地浮现,越南也成为世界冷战和热战的最前沿。

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一样,越南首要的是独立,要独立就要反抗侵略,战争一直伴随着近代的越南。独立后的民族又必须选择自己的生存道路,一穷二白,谈何容易,大国的影响又在战争结束后以另一种形式到来。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大国的崛起与兴衰,映射在越南的背影上,至今不能消弭,而经济尚刚刚起步,文化更难以自主自立。

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影响最深,法国次之,美国的影响在加大。曾经还有一些大国在这里叱咤风云,但现在只能找到很少的历史印记。

越南如果能顺利度过眼下的经济波动,或许就能像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一样,在承接世界产业资本转移的第三波中迅速成长,实现自己的民富国强梦。而当一个国家经济站立起来时,文化也要随之兴盛。

(河内的一座庙宇内部)

法式建筑

现今的越南是一个在摩托车上的国度,无论是河内还是胡志明市,摩托车都可能像蝗虫一样从四面八方毫无规则冲向你。如果你要遵守交通规则,等没有摩托车的时候过马路,那要等到第二天。

从友谊关入境,除了越南男人头上戴的绿军帽外,与国内最明显的不同是建筑。1858年,法国借口保护传教士,伙同西班牙,组成法西联合舰队,炮击岘港,法国由此开始侵入越南。

法国人不仅改变了越南的语言,而且带来法式建筑。越南的一位历史学家说,最初是官吏阶层跟着法国人修建法式建筑,后来这一传统慢慢影响到民间。法式建筑米黄色,挂绿色百叶窗,红瓦顶,这“符合越南人的现代审美标准”。

在河内,最典型的法式建筑是巴亭广场附近的主席府。而在胡志明市,同样有著名的老市政厅,那里已是著名的旅游点。

建筑风格改为法式,但建房前要看风水仍然是不变的规律。有人甚至说,中国文化影响越南,一是儒教,一是佛教。佛教的信念已经内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拜菩萨、烧香是每个人祈求保佑的仪式。

(河内市区的普通建筑)

建筑风格是西方的,可建筑物上挂的国旗却都是红底黄星。越南人喜爱挂国旗,尤其是到国家节日,每家每户都挂国旗。据说这一传统形成于奠边府大捷时期,当时是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

俄罗斯建筑风格曾一度影响过越南。在河内老城区行走,你可能会冷不丁发现一栋。这源于越南在60年代后期倒向苏联的外交政策,苏联给予越南大量援助。据称,在越南各个省都有苏联援建的项目,尤其是政府大楼。首都河内,最鲜明的体现是胡志明陵墓,由前苏联指导设计完成。

但俄罗斯风格终究没有在越南大规模留下来,可能是越苏的蜜月期太短,也可能是俄罗斯风格不适合越南人口味。

中国文化

(河内还剑湖的一个古建筑)

对越南影响最大的当之无愧是中国,剪不断,理还乱。

16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开始进入越南,后来把越南人的文字改了,即现在的越南官方语言越南语。这种表音文字由法国传教士根据越南方言原有的发音特点编制而成,因为易发音、易记忆而被推广。

但在越南语里,仍有许多发音与中国广东话发音几乎一样,比如在越南语里,“中国”两字的发音为“中括”。还有诸如“政府”、“农村”、“劳动”等发音与汉语差不多。我在越南待了一些天,发现有时不需要翻译竟然可以根据听懂的词汇,猜测出对方讲话的大概意思。

在越南战争博物馆,我还看到,在1975年以前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货币上还有汉字“越南民主共和国”。现在,在亚洲只有越南和印尼有拉丁字母的本国语言,这让一些越南的知识分子颇为自豪,但另一些知识分子却认为这割断了历史脉络,提倡中学生必修汉语。

越南古称“交趾”。公元679年,唐朝在那里设置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交州,故又称安南。清廷曾任命阮朝开国之君阮福映为“越南国王”,遂称越南。

在越南首都河内,最古老的历史遗迹文庙里,全是汉字,挂孔子像。文庙是古代科举考试为考中进士的人立碑和越南最高学府讲学之处,可进去那里,与你进了北京的历史古迹没什么两样,因为中国人不需要翻译,越南人却需要,少数的牌匾专门在一旁放置一块越南语翻译文字。在河内街头,凡有古代历史的地方皆有汉字。

不少越南建筑上还有醒目的“福”、“德”等汉字,越南人家中摆有供台,上面有“恭喜发财”、“富贵平安”等字样。一位了解越南历史的越南记者还告诉我,在农村祠堂里,全部都是汉字。

越南电视台播放中国的电视剧最多,而且连声音也不完全消掉,只是有一个女声同声翻译。中国驻越南前大使李家忠说,他在越南的时候,只要电视里放《西游记》,街上的小孩子都不见了。电视剧《包青天》,15年来在越南反复播放,长盛不衰。我问一个越南人为什么喜欢看,他说:我们从小就听父母讲这些故事,我们又把这些故事讲给小孩听,代代相传,当然就喜欢了。

越南最流行的是香港影片,河内翻译告诉我,他们不喜欢看美国大片。我在游船上看到,主人一家在津津有味看由中国明星赵薇、舒淇的电影作为背景的MTV。

我在访谈中了解到,越南人普遍对中国人很友好,即使提到中越战争时,他们也似乎故意轻描淡写,认为“都过去了”,一个老兵甚至还说,“亚细亚的人们想法都一样,中国与越南是朋友,毛泽东与胡志明也是朋友。”然后他还用汉语唱了他记得的唯一一首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他曾在军队里负责后勤工作。

一个路边卖米粉的小贩,听说我来自中国,还流露出赞誉的目光,大声说“中括”,翻译带我到他家吃饭时,也主动向附近一个商店的店主介绍说我来自中国。

我每次聊完都会让翻译说,“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情况,只要我知道,你可以问我,我很乐意回答。”但他们似乎都没什么问题可问,认为对中国“太了解了”,“不需要问”。而当我向普通市民问一些中国的事,他们大多不知道。

但中国的影响,有些方面也在消减。去年下半年,国内网络有一则消息“越南人瞧不起中国货”引起国内网民的“不安”,这则消息来源于美国《新闻周刊》,文章提到在越南廉价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许多越南人不再喜欢低价质次的产品。

我亲眼所见的事实是,去年五一,在下龙湾的一个海岛的小山洞中,各国导游正在安静地口头讲解。突然,中国广东的旅游团进来,扩音器的声音一下盖过其他声音,所有游客的眼睛刹那聚集到这个导游身上,她自己却似乎没有注意到。

有些东西,似乎分不清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或者文化的,甚至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一切都形成越南人眼中的中国印象。

尴尬的美国

美国对越南的影响似乎在一个悖论中呈现,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必须与美国握手,虽然战争的伤口还没有治愈。越南盾和美元一直在越南并行流通,在近期通货膨胀加剧后,许多人都更喜欢收美元。

KFC在胡志明市的繁华地段都开有分店,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向美国靠拢,在南方表现得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民众对美国的情绪却以负面为主。当问到对美国的印象时,河内普通市民有几个人直接回答说:美国不是个好国家。去年五一,我拜访过越南太原省的一个村子,当时正下大雨,一个村民注意到在我附近有越南战争时留下的没有爆炸的炸弹,他很激动地拉着我看那个炸弹,并喊叫着“American!”似乎一定要让我这个异国人看到战争留下的痕迹。

2006年,越战结束3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来到河内。越南总理阮晋勇接受网民提问时说:“像那时许多其他越南公民一样,我憎恨美国政府。但我们不憎恨美国人民。党和政府现在希望与美国建立良好关系。”前不久,他也刚刚访问了美国。

来胡志明市旅游的人,一般都会去两个地方,一个是战争遗迹博物馆,一是地道战遗迹。我7月5日参观了战争遗迹博物馆,战争受害者部分的展览触目惊心,让人震撼。博物馆里大多是蓝眼睛高鼻子的西方人,他们或许只是来了解影响美国1960年代的反战运动。

现在,各国游客若是来到还剑湖景点,无论你是中国人、法国人,还是俄国人,还是做导游的越南人,都必须说英语,英语也是越南中学生的必修外语。

来源:百度百家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回复“微社区”,进入浙科院微社区,发表你的意见!

你可以在此发帖、顶贴、评论,也可以组织活动、发起倡议!赶紧点击左下角

三轮车夫影评_第二世界电影

↑图:三轮车夫影评_第二世界电影

三轮车夫:越南的炎热 – 《三轮车夫》影评

↑图:三轮车夫:越南的炎热 – 《三轮车夫》影评

三轮车夫影评 三轮车夫 (电影)影评 - 奇谈

↑图:三轮车夫影评 三轮车夫 (电影)影评 - 奇谈

三轮车夫影评 三轮车夫 (电影)影评 - 奇谈

↑图:三轮车夫影评 三轮车夫 (电影)影评 - 奇谈

《三轮车夫》--自我的救赎 - 军事影评 - 铁

↑图:《三轮车夫》--自我的救赎 - 军事影评 - 铁

南电影 & 扛鼎导演 · 陈英雄 – 《陈英雄》影评

↑图:南电影 & 扛鼎导演 · 陈英雄 – 《陈英雄》影评

38岁三轮车夫拟录为复旦博士生--观点--人民网

↑图:38岁三轮车夫拟录为复旦博士生--观点--人民网

三轮车夫发明扫钉磁杆(图)_网易新闻中心

↑图:三轮车夫发明扫钉磁杆(图)_网易新闻中心

重庆高温人力三轮车夫各有高招战酷暑--即时

↑图:重庆高温人力三轮车夫各有高招战酷暑--即时

儿子是我的希望 三轮车夫劳累并快乐着

↑图:儿子是我的希望 三轮车夫劳累并快乐着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关键词: 三轮车夫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