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优A精美图库欢迎您!http://www.baiua.com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冯国璋故居 昔日气势恢宏如今破败不堪 邯郸名人故居应当如何保护

2015年5月7日 0:40:25   阅读(517)

艺术影像 冯国璋故居专题片(预告版)5D Mark II


精彩内容:

王铭鼎故居

近日,喜爱历史文化的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位于邯郸市人民路与中华大街交叉口西100米北侧丛南胡同的邯郸历史名人王琴堂故居和城内中街的王铭鼎故居,有人在那里居住,且大门紧闭。李先生想了解,两所建筑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住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王琴堂故居看到,房子外墙虽已破败不堪,但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气势恢宏。厚重的木门关着,门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有“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字样,落款是邯郸市人民政府,时间为1995年10月6日。记者还看到,古老的木门上贴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院内为生活区,一切外来人员谢绝参观”。记者发现,虽然贴着告示,但门并未上锁。推门进去,是一个不小的院子,外面是老屋,没有人居住。院子里有一些像是后来盖的房屋,当记者准备进去一探究竟,一阵狂烈的狗吠声使记者退了出来。透过外墙一处破损的小洞,记者隐约看到一些房屋内部的景象:屋顶大部分已经坍塌,但屋内仍可以看到一些当年陈列的家居用品,只不过已经破败不堪。可见这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现状并不乐观。

王铭鼎故居位于邯郸市城内中街,建于1918年,分东院和西院,解放后曾做“邯郸行署”和“邯郸行署招待所”。2011年3月31日,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全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现存较为完整,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在这里,记者同样吃了“闭门羹”,大门虽然敞开着,但里面住户设置的一道竹门将记者挡在外面。透过竹门可以看到,这所建筑规模很大,不仅有长长的院落,尽头还有二层小楼,可以看出昔日的豪华。如今,却被租住者改建得面目全非,大门口的墙上铭文刻着“邯郸市第一批历史建筑”的字样。

记者随后采访了文物部门。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造成这两处文物保护单位现状的原因,系历史遗留问题。从归属权方面上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中后期。当年,邯郸地区搞土地改革,将这两处房产分给了当地贫困居民,但这与是否为文物保护单位并不冲突。针对两处古建筑里面私搭乱建的行为,受房屋产权等因素影响,文物保护部门很难有效治理。不过工作人员强调,将来,两处文物的保护工作会按照已有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在当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全力保护,不让邯郸的宝贵文化遗产就此消失。

相关链接——历史资料记载,王琴堂,字韵泉,号啸山,河北馆陶县人,清代邯郸最后两名进士之一,实业家,邯郸近代工业的奠基人。王琴堂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岁中秀才,27岁选为拔贡,31岁中举人。1904年,46岁的他成为光绪甲辰进士,晚年投身社会慈善事业,办怀幼学校。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王琴堂申报的直隶高粱酒摘得一等大奖桂冠。

王铭鼎,字文山,同治初年(1862)出生在邯郸城东门里,曾任劝业所长,是邯郸近代公益事业的一位实业家。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王琴堂的表哥,他们二人合力发展近代工业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其中他们一起开办的酒厂前身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贞元增酒。(实习记者靳晓萌)


相关图片:

图为受冷落的冯国璋故居

↑图:图为受冷落的冯国璋故居

古都文化历程资源库--名宅会馆

↑图:古都文化历程资源库--名宅会馆

《天津市区的名人故居: 黎元洪、冯国璋》 - 原

↑图:《天津市区的名人故居: 黎元洪、冯国璋》 - 原

冯国璋故居,天津市河北区冯国璋故居介绍,河北

↑图:冯国璋故居,天津市河北区冯国璋故居介绍,河北

冯国璋故居进行了

↑图:冯国璋故居进行了

冯国璋故居_图片中国_中国网

↑图:冯国璋故居_图片中国_中国网

河间冯国璋故居一对汉白玉醒狮深夜被盗(图)_河

↑图:河间冯国璋故居一对汉白玉醒狮深夜被盗(图)_河

冯国璋故居及国葬墓-民生分站

↑图:冯国璋故居及国葬墓-民生分站

冯国璋故居- 城市旅游网

↑图:冯国璋故居- 城市旅游网

冯国璋旧居--天津风情

↑图:冯国璋旧居--天津风情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关键词: 天津冯国璋故居  河间冯国璋故居  冯国璋故居及墓葬  北京冯国璋故居  冯国璋故居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