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大会: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中国世界遗产数稳居世界第二 每日新闻报 150705
精彩内容:
“老司城遗址申遗成功了!”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老司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 此次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土司遗产”,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其中,老司城遗址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
老司城位于湘西永顺县城以东的灵溪河畔,为永顺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遗址。在长达800年的岁月里,老司城一直是一个孤独而逍遥的城池。这得益于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封少数民族地方世袭首领、统治当地百姓。
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
土司制度是西南地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永顺老司城遗址城市分区明确,城市功能齐全,充分反映了永顺土司的历史图景,是微观研究土司制度、复原土司社会内部结构和中国城市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实物案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老司城考古发掘领队柴焕波说,老司城遗址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八百年民族变迁和家国盛衰的实物载体,也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物证。
建筑之美,堪称"中国的马丘比丘"
从老司城宫殿遗址沿古栈道步行2公里左右,到了老司城祖师殿。这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建筑群,始建于后晋年间,明嘉靖年间重修。殿堂重重叠叠,依山势呈阶梯状往上,极其壮观。正殿34根大柱使用珍贵楠木,梁柱衔接浑然天成,无斧凿痕迹,是湘西颇具土家族特色的建筑群体。正如有文物专家所说:老司城壮阔庞大和完美,堪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美丽的古建筑群,即使与南美的马丘比丘遗址也毫不逊色。
什么是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介绍,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承认当地统治者对地区的世袭统治的制度,有利于将中央很难派官吏直接统治的地区纳入到统治范围,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好处,“如果这些地区完全独立,就会削弱中央王朝统治。”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认为,“在古代,对于大国,如果不分层次、类型区管理,很难维持国家的持久强大和统一。”直到明清采取“改土归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维系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为何选择土司遗产申遗?
在我国众多文化遗产中,为何选择土司遗产进行申报? 有三点原因:土司考古已成为近年来的考古热点,多项考古发现入选考古重大论坛和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于土司遗址多数保存在地面上,如果不及时保护,随着城市发展会受到威胁;土司遗址多建在山上,不少都保有当时的土司城、防御设施,甚至还有相关墓地,具有一定可视性。
为何选择这三处遗址进行联合申报?
本次申遗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和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是土司职级序列中不同等级的土司的治所。其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州永顺县灵溪河畔,经国家考古专家认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遗址。始于公元910年,止于公元1727年清“改土归流”,世袭二十七代,历时818年。
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它在三处遗址中尤其彰显出其显赫的历史地位和“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庞大气势。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遗址除了中央“衙署区”,其他部分并未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几乎就是原址保护。历经五六百年沧桑巨变,能有如此完好的呈现,所以弥足珍贵。
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则被称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保存最好的古军事城堡建筑遗迹之一。三处遗址的组合反映了土司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具有共同的价值主题和聚落、建筑特点。
截至目前,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8项,包括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4项,自然与文化遗产4项,其中含“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跨国项目1项。
编辑丨容子
内容丨红网论坛
相关图片:
↑图: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海龙屯关隘、城墙、屯道都
↑图: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遗产地民众生活将获改
↑图:中国三处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网友:重申报亦要重
↑图:贵州海龙屯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为我国第48项世
↑图: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探秘700年前的军事城堡_
↑图:图文: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_楚天都市报
↑图: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文物局:继续加强遗址保护管
↑图:高清: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探秘700年前的军事城
↑图:土司遗址申遗成功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48项
↑图:土司遗址成功申遗(图)_网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