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心血站叫板郭敬明:《小时代》没常识 九点半 150722
精彩内容:
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4》上映后,引来不少吐槽。其中厦门中心血站指其不但剧情狗血,而且出现了至少三处医学知识上的硬伤误导观众。
血站叫板郭导,这一新奇的桥段,自然引人关注。在很多人看来,此乃“学科专业主义”对“娱乐化叙事”的某种修正,体现出知识群体的公共担当。而事实上,考虑到《小时代4》极端两极化的口碑,任何针对其而来的质疑与批判,或许都注定难逃一场口水纷争。于是,关于“血站的评论”,同样出现了一种负面的解读。也即,将之视作搭便车营销、炒作刷存在感的可鄙行径,继而极尽嘲讽之能事。
客观来说,《小时代4》中的某些片段,确实存在严重的医学谬误。基于此,厦门中心血站的“叫板”,无疑显得底气十足、有理有据。然而问题在于,这篇本意勘误的科普文章,除了中立的科学阐述之外,还夹带了太多情绪化的价值判断。比如说,指责该片“剧情狗血”、“没常识”、“误导观众”云云。毋庸讳言,这种行文风格,既超越了知识理性的范畴,也隐约在炫耀着某种“智商优越感”,所以无怪乎会引得“小时代粉丝”的强烈反弹。
必须厘清的背景是,“小时代”系列电影,容易被一些舆论贴上“炫富”、“幼稚”、“狗血”等标签。久而久之,其粉丝群体的心理难免产生微妙变化,从而变得更为敏感、易怒和好斗:他们会对一切质疑之声保持警惕,会不断想象、放大其中所包含的恶意,并会不遗余力地反唇相讥……很遗憾,厦门血站的勘误文章,因其稍显激动的行文,已然招致了诸多不必要的纷扰和猜忌。
一篇成功的科普文章,本应高明地避开那些口水纷争,如此才能取得最佳的说服效果。这意味着,其只需就事论事,运用学科知识与逻辑工具,平和地论证一个科学事实便可;也意味着,其必须对普通人的“认知缺陷”足够包容,避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进行说教——就此而言,厦门中心血站的文章,尽管赢得了不少人的认可,却也给另一些人留下了可供挑理的地方。
理想状态下,我们当然期望娱乐化的作品,能够展现出多一点的严谨精神与科学意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离不开知识群体的参与,离不开靠谱科普文章的督促。只是这一切的前提是,科学化的叙事,能够真正做到中立、温和,多传播学理、少释放情绪。
文/然玉
相关图片:
↑图:厦门中心血站叫板郭敬明 不应无知的误导观众
↑图:血站叫板郭敬明没常识 网友调侃血协要求小时
↑图:血站叫板郭敬明没常识 网友调侃血协要求小时
↑图:血站叫板郭敬明没常识 网友调侃血协要求小时
↑图:厦门中心血站 叫板 郭敬明:剧情狗血但别没常识
↑图:厦门血站叫板郭敬明 称献血法的编委都要哭啦
↑图:厦门中心血站 叫板 郭敬明:剧情可以狗血但别没
↑图:厦门中心血站叫板郭敬明:剧情狗血没常识(图)_
↑图:血站叫板郭敬明 网友:无知就能随意误导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