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撞脸 武大回应:绝非抄袭 晨光新视界 150729
精彩内容:
7月27日,武汉大学官微展示2015级本科录取通知书,随后有网友质疑与中国人民大学去年的录取通知书“字体雷同,构图雷同”。28日,武大回应称并非抄袭,传统文化资源是公开的,两个版本的通知书在形式上的“撞衫”,并不能否认武大版通知书的独特性。
高校录取通知书“撞脸”缘何引争议
虽然只是一封小小的录取通知书,但假如真的存在抄袭,那么就不是小事,因为它关系着名校的荣誉,也诠释着大学精神,这也是这条新闻引起热议的原因。与此同时,社会舆论对大学“堕落”、抄袭泛滥的指责声,无疑也刺激着非要争出一个结果来。
至于抄袭与否,武大校方已经作出回应,各个元素代表何种寓意都解释得清清楚楚。但客观来讲,舆论似乎并没有买账,很多人更是戴着“认定抄袭”的有色眼镜,来表达情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人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经常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再看此次录取通知书“撞脸”的新闻,自从其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起,就与抄袭的质疑相伴,那么两者之间相似元素的存在,只会更加佐证着这一“结论”的成立,进一步影响围观者的认知和判断。但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还会看一眼就认为抄袭成立吗?从舆论的反应来看,其实也未必。
应该看到,价值判断要想有意义,其必须要建立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之上。在这样的原则之下,我们或许要指责有些声音的不理性,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一味地去谴责、为了质疑而质疑。就像有网友提供的照片显示,类似录取通知书的范式早已存在,已经被其他学校,甚至是一些艺术展手册采用,这就说明有些证明抄袭的逻辑是行不通的。若都能明白这一点,也在客观上减少了涉事方的压力与敏感性,让争论能够回归理性与平和。
抄袭真相或许容易得到,但公众的“敏感神经”以及一些心理的社会土壤,该如何去治愈和铲除呢?类似事件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公众的兴奋点,其背后的真问题,恐怕不是一件事情的真相所能解决的。(张松超)
@王捷:对于大学录取通知书,不论是“巧合”“撞脸”,还是为了图简便有意模仿,一张录取通知书“撞脸”,并不损害大学的任何利益,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因此,对于大学录取通知书“撞脸”,不必介意。
@堂吉伟德:一封通知书代表的是一所学校的风格,并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若是与别的学校在风格上相似,则说明学校的特点不明,创意不足。若是一所学校连录取通知书都没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其他方面的创新,就难以令人信服。
@卞广春:网友就两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创意进行比较,实在没多大意思。如果要比较,何不顺便比较一下两所大学培养的人才有多棒、有多牛,哪怕是比较一下两所大学的办学风格、办学特色、办学经验,也比比较一纸录取通知书强多了。天太热,能歇就歇歇吧。
@苗凤军:也许有这种可能,两所大学通过录取通知书对比,进行网上炒作,让广大百姓关注两所学校也是有可能的。
@张剑:客观而言,两所学校的通知书在外观上的确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就此认定谁抄袭谁则难免武断。公众的纠结点,或许还真不在通知书是否抄袭上,反倒是由通知书衍生而来的高校创新力后劲不足,这可能才是真正的舆论痛点。
@夏熊飞:这份录取通知书,就算够不上抄袭,但起码借鉴痕迹是很浓的。近两年“花样录取通知书”成了时尚,各高校你追我赶、乐此不疲,但似乎并无多大的实际作用。
相关图片:
↑图:武大录取通知书撞脸和人大类似 武大回应一种
↑图:武大录取通知书撞脸人大 官方回应只是借鉴传
↑图:武大回应录取通知书撞脸:借鉴传统独立设计[
↑图:武大通知书撞脸回应:并非抄袭 只想像自己_社
↑图:武大录取通知书撞脸和人大类似 武大回应一种
↑图:武大录取通知书撞脸和人大类似 武大回应一种
↑图:武大回应录取通知书撞脸人大:大有误会-中
↑图:武大回应录取通知书撞脸 图解通知书撞脸全过
↑图:武大通知书撞脸 回应称取材自
↑图:武大录取通知书撞脸详情 深度剖析两版通知书